联系我们 英文版

什么是电离辐射

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,辐射无处不在。

(一)辐射的分类

按照辐射作用于物质时所产生的效应不同,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。

(1)电离辐射:包括宇宙射线、X射线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辐射。

(2)非电离辐射:包括紫外线、热辐射、无线电波、微波。

(二)电离辐射

电离辐射是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离现象的辐射,即波长小于100 nm的电磁辐射。

1.特征

电离辐射特点:波长短、频率高、能量高。

电离能力:决定于射线(粒子或波)携带的能量,而不是射线的数量。

2.种类

(1)α射线:高速带电粒子,带正电,电离能力强,质量较大,穿透能力差,对人体内组织破坏能力较大。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,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。可造成“内照射”(照射来自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)危害。

(2)β射线:高速带电粒子,带电轻粒子(电子),电离能力比α射线弱,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,在空气中可穿行几米远,容易被铝箔、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。可造成“内照射”和“外照射”(照射来自体外)危害。

(3)X射线、γ射线:统称光子,不带电粒子,波长短,穿透力极强,需用混凝土、铅等阻挡。主要造成“外照射”危害。

3.来源

(1)自然界天然辐射:太阳、宇宙射线、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(铀、钍、钋等)、地下溢出的氡。

(2)人造辐射:医用设备、核反应堆及其辅助设施、放射性废物、无损检测等。

4.应用

专门从事生产、使用及研究电离辐射工作的,称为放射工作人员。

与放射有关的职业有:核工业系统的和原料勘探、开采、冶炼与精加工,核燃料及反应堆的生产、使用及研究;农业的照射培育新品种,蔬菜水果保鲜,粮食贮存;医药的X射线透视、照相诊断、放射性核素对人体脏器测定,对肿瘤的照射治疗等;工业部门的各种加速器、射线发生器及电子显微镜、电子速焊机、彩电显像管、高压电子管等。

(三)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

1.危害

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,会受到危害。危害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、剂量、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。

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,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,几乎所有器官、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,其中以神经系统、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。

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、慢性放射性损伤:

(1)急性放射损伤: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,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,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。

(2)慢性放射性损伤: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,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,如皮肤损伤、造血障碍,白细胞减少、生育力受损等。过量的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。

2.防护三原则

(1)时间防护:不论何种照射,人体受照累计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。接触射线时间越长,放射危害越严重。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工作时间,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。

(2)距离防护: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,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,该处的剂量率越小。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射源。来达到防护目的。

(3)屏蔽防护: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。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,会被吸收很多,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减弱了。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、钢筋水泥、铅玻璃等。
返回